2023年7月30日 星期日

再論「斷食善終」


   外籍看護Wita,跟印隆聊到她一位在護理之家工作、同是印尼看護工的朋友,看著老人家插著三管,蜷縮在病床上一動也不動,感覺好像活死人,心中很是不忍,而且已臥床多年,真的很可憐!

   在印尼爪哇,醫療不像台灣那麼便利,沒有像台灣的強大健保,因此老人家多是在家中逝世,鼻胃管乃至三管更是沒有在用。Wita提到她的外公因病在家臥床時,能自主飲食前都是用口進食,直到往生前幾天才不再飲食,然後自然往生。

   另外她小時候,身體不好的阿嬤,有次上午帶他們到河邊洗完衣服,回家後休息時就往生了。還有幾位長者親戚,生病後都是在家中自然往生。但這幾年因為醫療環境變比較好,反而進出醫院次數變多。像今年她的伯父就進出醫院數次,最後是因經濟考量留在家裡,約七十歲逝世。

 


  印隆最高紀錄是臥床半個月,每天看著天花板的日子,非常痛苦!吃喝拉撒都在床上,一整天就是打針打點滴、生命徵象量測、換尿布,也只能在床上擦拭。偶爾坐起也很不舒服,因為身體是癱瘓的,要用許多墊子撐住,但同一個姿勢維持太久又很難過。如果要我臥床多年,我一定會絕食抗議,但若被插鼻胃管強迫餵食就沒辦法了。

   做為一名長期被照護的罕病患者,尤其是聘用外籍看護以來,身心煎熬與經濟壓力,真的非外人所能體會。而身體也愈來愈退化,目前只剩右手可以打字,但也逐漸彎曲無力;也常講不出話,氣若游絲,飲食也常嗆到。若不是身為宗教師的信念,或許已不堪壓力。雖然有簽預立醫療(ACP),但是即使說不插管,也要先插管六個月後,由醫師判定已是末期,才會撤除。有想過與插管比較起來,斷食的痛苦應該是輕微許多。我不要做無謂的醫療處置,在業報將近時,選擇「自然死」而非「醫療死」。


   這兩年,畢柳鶯醫師所提出的「斷食善終」引起很大的探討,正反二種意見都有,因為牽涉到是否算「自殺」與「殺人」。關於法律與倫理總是會帶來許多爭議,還好目前有病主法,我們可以提早預立醫囑,為善終做準備。

   病人自主權益法其中有一項「維持生命治療、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」,如果選擇拒絕接受,在符合五種臨床條件下,將不會被施以相關治療與餵養。其實這就與畢醫師所提出的「斷食善終」精神相符。只是此法在1083月才開始執行,且限定要意識清楚者才能預立,不能家人代立。

   國外有「自主停止飲食」之論,定義是因持續而無法忍受的痛苦,有決策能力的人自願且故意採取停止進食及水分的行動,以達到加速死亡的目的。由於不需要病人自己服用致死藥物,或醫師採取加工手段,因此「自主停止飲食」(簡稱VSED),沒有醫療協助死亡(medical aid in dying)或安樂死(euthanasia)的法律與倫理爭議。

   畢醫師出版的第一本「斷食善終」,感覺比較像是對母親的回憶錄,沒想到引發如此大的迴響與討論,可見目前長期照顧真的出了嚴重問題。尤其是實施健保後,許多人的壽命是延長了,但也有許多人插管臥床數年乃至數十年才往生,台灣不斷出現「長照殺人」的問題,且近年來愈演愈烈,也可以看出對於長照的艱難。所以她特別在第二本「斷食善終2」,就有探討因為健保帶來的改變與影響。

   「善終」為good death,即是「好的死亡」或「沒有痛苦的死亡」,指「順應自然、安. 詳且死在熟悉的地方、死的有意義、價值」。[1]趙可式博士指出台灣人對「善終」的看法分三層面考量:身體平安、心理平安、思想平安。「身體平安」指身體的痛苦減至最低、臨終的過程不要太長、身體完整清潔整齊、能活動。「心理平安」為認、放下、不孤獨、心願已了無牽掛、在喜歡的環境中享受大自然。「思想平安」指不去想太多、有意義的一生、人生苦海即將上岸。[2]

   「善終」是每個人所希望的,但卻不容易達成,因為我們都執著在錯誤的方向。珍惜當下的人生,提早做好善終的準備,學習對死亡的基本認識,減少對死亡的執著,這應該是畢醫師提出斷食善終」的真正用意。


 

       斷食善終的探討

       鼻胃管

       有一種愛是放手:斷食善終2/畢柳鶯醫師

 

-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畢柳鶯談斷食善終的實踐【人間社】(2023-06-20

-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斷食善終合法嗎?停止飲食的病人會痛苦嗎?有一種愛是放手?!《旅客諮詢室》ep30 ft.畢柳鶯醫師【單程旅行社】

-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媽媽決定斷食「自然死」、預辦告別式她用21天善終實錄教我的最後一堂課

-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斷食往生與臨終照顧

-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安寧善終/早安樂活

-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放手道愛 畢柳鶯陪母斷食善終|鏡新聞調查報告

-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不能吃的人生,沒有活著的樂趣!50+讀者洪琴:我讓爸爸拿掉鼻胃管,善終靠自己爭取 

 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