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1月29日 星期四

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



  走不到醫院──即使是在被稱為「天龍國」的台北市,仍有許多看不見的角落,等待助援……台北市有醫療偏遠地區,光是45樓的公寓就有340萬戶,如果沒有電梯又坐輪椅,黃勝堅醫師說:「如果你住在4樓、5樓,坐輪椅,那要怎麼去看病?」


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,從2016年開始,與聯合醫院黃勝堅總院長合作,積極推動「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」的服務措施,每半年就會做一次實際考察,傾聽真實需要。這項服務已經不知不覺做了快4年,這些過程也被不老騎士導演華天灝拍成《走出巨塔,走入生活》的紀錄片,十分發人省思,也讓更多人了解居家醫療的內容。


「居家醫療」由北市聯醫服務據點提供,包含居家醫療、護理及營養等一站式服務,醫師親自到行動不便患者的家裡或床邊看診;醫院會派醫療團隊到家中,簡單的抽血篩檢、手提機器超音波也能做,讓人民就醫方便。藉由居家醫療的制度,已經幫助了5000個弱勢、失能者家庭。

影片中說:「醫生只能看到病人身體不適,不能看到背後的困難......」,這一點印隆也有深刻感受。醫師會對病患有所期許與要求,但很多的現實面,在短暫的門診中,的確是醫師很難了解病人的問題。

據健保署規定,住家中有明確醫療需求、但因失能或疾病無法外出就醫的民眾,可透過各縣市照管中心或居家醫療服務特約機構申請居家醫療,經評估符合收案條件者,可由西醫、護理師到府提供西醫門診醫療、開立藥品處方箋,或由護理人員到府提供居家護理照護;民眾需部分負擔醫療費用5%及人員到府交通費,重大傷病等情況免收部分負擔。

「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」新制將擴大中醫師、藥師居家醫療服務,如居家西醫主治醫師評估癌症、腦血管疾病、顱腦損傷及脊髓損傷患者需中醫輔助醫療,將由中醫師協助照護;若醫師判斷其專業能力無法處理,可由藥師協助臨終病患管制藥品使用諮詢、特殊劑型用藥指導等,新制預定明年1月上路。


新制擴大中醫師、藥師居家醫療服務,如居家西醫主治醫師評估癌症、腦血管疾病、顱腦損傷及脊髓損傷患者需中醫輔助醫療,將由中醫師協助照護;若醫師判斷其專業能力無法處理,可由藥師協助臨終病患管制藥品使用諮詢、特殊劑型用藥指導等。

另外,牙醫師服務對象,也將自原先僅照顧部立安養機構內的失能、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住民,擴大至進行居家醫療照顧的相同病人、及癌末居家安寧患者。李純馥說,此次修正整合計畫,主因是第一線醫療人員反映,居家醫療患者常有中醫、藥師等需求,經召開多次會議後定案,新制預定明年1月上路。

「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」除了需要實質的經費挹注外,更須要有慈悲心、有體力等的醫者團隊。在現今醫護人員仍缺乏、或是醫病關係緊張的年代,「居家醫療」是挑戰,但也是轉機。惟願施與受者,皆有圓滿因緣,幫助社會上許多無助,無法為自己發聲的人民,希望他們都能獲得應有的照護!


[相關文章]


◎【生命美學】走出白色巨塔,讓醫療更符合人民的需要/柯文哲X黃勝堅總院長(20181023





【醫療革命在你家】第一集:我那總要插隊的病患/天下雜誌(20170328--您在等門診的時候,遇到過有人希望插隊先看醫生嗎? 您會如何解讀插隊的行為呢? 北市聯合醫院的泌尿科主任柯明中遇到一位總想插隊的病患,他無論怎麼勸退他都沒有用。直到去年「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」開始推行,柯明中才解開了自己心中的疑惑。

【醫療革命在你家】第二集:走出白色巨塔之後…? /天下雜誌(20170328--2030年,已是超高齡社會的台灣將會迎來120萬的失能人口,這讓台灣的健保與醫療體系不得不針對失能者的醫療需求做改變,「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」就此誕生。居家醫療能改善緊繃的醫病關係,放大格局來看,甚至能有效使用健保資源。 但事情總有兩面,別忘了,醫院診所是需要人事成本的營業單位;別忘了,醫生也是人。當醫生不能顧全自己的肚皮時,要他放棄安穩的生活,走出診間,有可能嗎?

【醫療革命在你家】第三集:都是書面作業惹的禍/天下雜誌(20170328--要改革,得先找對問題,找足起義者,而居家醫療的關鍵起義者其實就是社區診所,因為診所醫師是最了解你我病史與用藥習慣的人,如果由他們來提供居家醫療到府服務,那對患者來說是再好不過的。 然而,參加居家醫療要先組團隊、受安寧訓練,同時還要應付健保署要求的行政作業,如此層層關卡,還導致另類商機應運而生。 面對隱憂,現行的「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」能否「轉骨」成功?健保署能不能對症下藥?悠關你我的就醫權利。

【醫療革命在你家】第四集:我是一隻白老鼠/天下雜誌(20170328--2017年是長照2.0元年,在長照服務網推動之際,居家醫療其實是最好的催熟劑。不過多年前,有位年輕醫師余尚儒就已經看到居家醫療可能性,自費到日本學習「在宅醫療」體制,返國後甚至搬到台東泰源行醫,他希望能夠運用日本經驗將醫療與長照資源做結合,為高齡化的台灣打造照護完善的長青樂園。走在制度前面的余尚儒正與一群相信他的夥伴們,展開自己的小小實驗。

【醫療革命在你家】第五集:高齡香草的滋味/天下雜誌(20170328--如果老了、身體機能開始退化,你會希望在養老院或在自己家走完一輩子?絕大部分的人會選擇在自己熟悉的社區,度過老年生活。 然而這樣的生活越遠離都市越難達成,因為長照2.0今年才剛上路,許多照護與醫療體系並不完善,在資源不足的情況,我們要如何在社區內建立守護網呢?


臺灣的政治太多選票考量,大家常常為了藍綠統獨爭論,反而忘了最需要關注的議題。
像是居家醫療。
我每半年都會去社區訪視居家醫療的實行狀況,很多事情,你如果沒有親自走一遭,根本難以體會。
比方說有些病人走不到醫院,因為行動不便、樓梯太陡,他真的走不到醫院。很多老人因病久居在房間內,兒女都失聯。如果你只待在醫院,看不到這些人背後的困境,你根本不知道問題所在。
政府應該要提供人民需要的東西,而不是提供我們可以提供的東西。高齡化社會之下,「貧病交加」是一個問題,用現代醫療體制很難解決,唯獨我們走出白色巨塔,用居家醫療介入,才能讓他們獲得妥適照顧。
當年大家都認為我們的居家醫療服務3天就會收起來,不知不覺,我跟聯合醫院黃勝堅總院長已經做了4年。未來,我們還是會堅持腳步,持續為居家醫療而努力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